美国的脱口秀主持人罗西欧唐纳说:“作为一个同性恋者,在生活上要比异性恋艰难许多。作为母亲,如果我有能力为孩子们选择性取向,我宁愿自己的孩子长大都是异性恋,这样他们的生活会容易一些。”
这话很大地震撼了我。我倒是不关心什么同性恋异性恋的,我想到的是一个自我接纳的问题——老问题了,却始终纠缠不清,怎么活也不明白,或者号称明白却不真正地明白。
想来人生苦多乐少,痛苦的源泉来自生存的挤压、人际的逼仄等等,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在于人对自己的不能接受。这世上有多少人不喜欢自己,或者说得稍微缓和一点--对自己充满遗憾——我不知道,但我确切地知道我是其中的一个。呵,我嫌我自己的地方多着呢,长相啊性格啊才能啊……人生的种种无一没有遗憾。从青春期延续到二十大几,跟自己相处了这么些年,形影不离的,就算陌生人也该变成老朋友了,然而却终是一对“怨偶”——怎么就有那么些对自我的不满终是不能释怀呢?一个劲地在心里喋喋不休地抱怨,好像要到老到死为止。
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固然艰难,但你还可以选择像棵野草似的自生自灭,你可以选择不斗;然而与自我的斗争却是无日不在进行的厮杀,逃无可逃,退无可退,既惨烈又旷日持久。
聪明一点,漂亮一点,才华多一点……具备种种,“生活会容易一些”。然而,再怎么不容易,也不会如罗西那么不容易吧?罗西当然会很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,——同性恋,这并不是她要的命运;同性恋者,这并不是她满意与乞求的自我。
然而她就是同性恋,生来便是。这是属于她的宿命。
每个人的自我,又何尝不是宿命?在人的社会性方面,你之所以会成为这样一个人,许多不也是生命的早年就确定下来了的吗?关于自我的基因隐藏在你的潜意识当中,不管你能不能获知它的存在,它都左右着你的行为方式。
罗西接受自己的宿命。即便世上有药可以助她改变,她也依然将维持那个会令她生活得并不容易的自我。与她比起来,我感到惭愧--我对待自己的方式,是否有为我所最痛恨的势利的嫌疑呢?我厌恶我的自我,只因为它不够好,不够炫目,让我在这人世不够“容易、方便”;可是,这所有的“不够”加起来,才是那个完全彻底属于我的自我啊。
宿命这个词,初看是消极的,但意识到自我中宿命的成分,或许从此对待自我会多一点虔敬之心。认可它,接受它,哪怕不够好,它是你的,由此出发,幸福人生才会有一个安身之处。
评论